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村:青春力量扎根乡土,红色基因浸润实践

时间:2025-07-14       来源: 环球教育晚报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村:青春力量扎根乡土,红色基因浸润实践

  联系人:袁宇 17879391051

  吴徐蕊 15270940521

  7月2日,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校“VR启新程,艺韵润乡城”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万年,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在文化探寻、安全守护、红色传承与民俗体验中深耕实践,收获颇丰。

  红色传承:在热血记忆中淬炼青春信仰

  红色是万年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实践队的核心坐标。在坞头暴动纪念碑前,苍松翠柏环绕下,队员们肃立聆听那段“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暴动历史——当听到先辈们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细节,不少队员热泪盈眶,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烈对话。慰问烈士家属时,实践队以红歌演唱、古典舞等红色文艺表演表达敬意。在家属哽咽的讲述中,“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群像愈发清晰。这一刻,队员们深刻明白:红色基因不是陈列的史料,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密码,唯有代代相传,方能让初心永不褪色。

  (实践队员在葛毛坞村初心广场的坞头暴动纪念碑听曹建金副镇长讲述革命故事)

(实践队员在裴梅镇葛毛坞村为烈士家属送挂面)

(实践队员在裴梅镇葛毛坞村为烈士家属开展慰问演出)

  二、童心港湾:青春筑梦,守护童心成长

  实践期间,“童心港湾”成为队员们与乡村孩童深度联结的温暖阵地。在这里,实践队开展趣味围棋对弈,以棋启智,让孩子们在黑白对弈中学会思考与协作;重点打造“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课堂,通过普通话儿歌教唱、经典故事朗读、日常对话情景模拟等形式,用标准普通话传递知识,为孩子们架起沟通外界的语言桥梁。课堂上,互动问答环节引发热烈反响,孩子们踊跃举手、眼神发亮,藏着对世界的好奇;课后,不少孩子主动用刚学会的普通话向队员们分享家乡趣事。实践队以青春陪伴填补乡村孩童暑期成长空白,让“童心港湾”不仅是活动空间,更是守护童真、播撒希望的精神角落,助力孩子们在温暖中向阳成长,让青春力量与童心同频共振。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课堂)

  三、文化探寻:在历史肌理中触摸红色根脉的延伸

  万年的文化传承,始终与红色基因交织共生。走进万年贡米文化园,金色稻浪里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更藏着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当地老人讲述,当年红军在万年活动时,村民们曾将珍贵的稻米藏在山洞里,冒着风险为战士们送去“红米饭”,与红军同吃同住、共抗敌寇,“红米饭、南瓜汤”的革命歌谣至今仍在乡间流传。开蚌体验中,蚌壳里温润的珍珠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似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守护的“初心之珠”,每一道光晕都映照着乡土与红色文化的交融。从“军民共耕”的革命记忆到代代相传的种植技艺,队员们读懂:地方文化的厚度,始终与红色历史的深度紧密相连,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红色血脉的延伸。

(“中国淡水珍珠之乡”)

(青春踏访贡米之乡)

  四、民俗体验:在乡土烟火中感知红色文化的浸润

  亲身参与插秧时,队员们在水田里弯腰退步,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泥土,感受农耕劳作的辛劳与韵律,体会“汗滴禾下土”的真实,这是对传统农耕民俗最直接的触摸。打糍粑的体验中,队员们在木槌起落间感受传统民俗的乐趣与烟火气,软糯的糍粑凝聚着乡村手工技艺的温度。参观富林村史馆时,翻阅乡村发展的岁月篇章,从过往到当下,见证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变迁,为理解乡村振兴的底蕴与方向提供了生动样本。

(实践队员在农耕体验)

(实践队员在体验打糍粑)

(实践队员在参观富林村史馆)

  五、安全守护:以红色初心筑牢乡土安全防线

  传承红色精神,既要铭记历史,更要守护当下。实践队带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初心走进乡村,重点开展防溺水宣传:以革命先辈“护民如亲”的故事作引,通过现场演示溺水救援手势、播放防溺水动画短片、发放图文手册等方式,向孩子们详解“六不准”原则、溺水自救技巧及同伴救援注意事项。 通俗的讲解与鲜活的案例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孩子们纷纷表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每一次讲解都是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践行,让红色初心化作守护乡土平安的坚实力量。

(防溺水课堂)

  此次万年之行,是一场红色基因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青春初心的淬炼之旅。从文化探寻中触摸红色根脉的延伸,到安全守护中践行红色初心的担当,从红色遗址前的精神洗礼,到民俗体验里的文化浸润,实践队始终以红色为指引,让实践脚步与革命先辈的足迹同频共振。未来,队员们将带着在万年汲取的红色力量,继续以“VR启新程,艺韵润乡城”为使命,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频道热点
  1. NO.1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近日应

  2. NO.2 踏归家之途,履青春职责——“弘扬遵义

      御龙辞岁寒风尽,金蛇献瑞福门开。迎来了满载希望与梦想的2025年,挥别了充满挑战与收获的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3. NO.3 清华今年拟成立新书院扩招150名本科

      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

  4. NO.4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作者:庄兴忠(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日前围绕高校美育课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认为,美育不仅能

  5. NO.5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近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开幕。围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

  6. NO.6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

  7. NO.7 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的陆双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成为北

  8. NO.8 多个省份公布2025年高考报名时间安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