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造太空碎片清除利器

时间:2025-07-10       来源: 环球教育晚报

  在科技前沿领域,青年人才正以惊人的速度崭露头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 00 后学子们,凭借其卓越的智力、坚韧的毅力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正引领着太空碎片清除技术的发展。这支平均年龄 21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从零起步,让中国青年的智慧闪耀在地球轨道之上。

图 1 团队成员合影

  一、太空 “垃圾场” 警报:30 亿美元年损失催生出征令

  “我们不能在垃圾场里建商场。”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学生、“悟空” 团队队长陈俞燃的电脑上,显示着一张近地轨道碎片分布热力图,密密麻麻的红色就是数量日益增加的太空碎片。欧空局数据显示,太空中直径10厘米以上的碎片达 3.8 万个,1-10厘米级碎片超140万,毫米级碎片更是突破 1.3亿。这些高速飞行的 “太空炮弹”,每年造成全球超30亿美元损失,甚至2022年联盟MS-22载人飞船因碎片撞击泄漏冷却液,2023 年进步MS-21货运飞船再现类似险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太空交通管理,确保太空系统稳定有序运行’,这正是我们的使命。” 陈俞燃回忆,2023年团队组建之初,他们带着调研数据拜访航天员桂海潮教授。当时,桂海潮刚完成空间站相关任务,指着舱体局部损伤的照片说:“碎片清除,是在为航天员和太空资产‘保命’。”这句叮嘱,成了团队从零开始的初心。

  彼时,全球已有10余家机构探索碎片清除技术,但痛点显著:单星方案监控覆盖不足,地基探测存在盲区和延迟,机械臂等刚性抓捕易引发动量冲击。“就像用镊子在台风里夹玻璃珠,既看不清,又怕碰碎。” 团队核心成员、00 后何树优说,这让他们决心走出一条新路。

图2 柔性臂结构组装

  二、“悟空” 三大绝技:00 后团队的 “太空清理术”

  为了实现高安全的碎片清除技术,悟空修炼了三大技能,其三大“绝技”凝结着团队三年的心血。

  分身术:三星协同织就监控网

  与传统的单星方案不同,“悟空” 由三颗卫星组成 “小分队”,分别承担抓捕、探测、协同任务。这种三星协同模式,如同三兄弟各司其职,大大提升了监控覆盖率,使 1 - 10 厘米级碎片的监控覆盖率从 60% 跃升至 92%。

  火眼金睛:天基光学破解探测难题

  “地基雷达看不远,我们就让卫星自己‘睁眼’。” 团队研发的天基光学检测系统,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定轨精度比传统地基方法提升1-2个数量级,位姿估计精度平均提升2.63倍。2024年9月,这套系统协助航天院所将高轨目标定轨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相当于从看清远处的大楼,到看清窗户上的花纹。” 陈俞燃说。

图 3 捕获抓手调整

  七十二变:温柔抓捕防次生灾害

  针对刚性抓捕的冲击风险,团队创新设计绳驱波纹管柔性机械臂。展示的实验数据显示,该结构能将捕获冲击力峰值降低 70%,单节弯曲角度达 ±90°,可灵活应对不规则碎片。

  三、从零到 “星空”:00 后团队的 “破壁” 之路

  “最初连星图都认不全,现在能设计卫星轨道了。” 回望团队成立之初,陈俞燃笑称团队是 “太空小白”。项目启动时,6 名核心成员全是 00 后本科生,最头疼的是 “理论落不了地”——团队尝试研发第一代柔性机械臂,因材料选择失误,在温差环境下出现断裂。

  2024年冬,团队在地面仿真实验中遭遇 “卡脖子”:定轨算法收敛速度慢,误差超预期。“00 后不服输!” 陈俞燃带着组员不断奋战,最终用 “序贯轨道确定+扩展卡尔曼滤波” 组合算法,将位置误差控制在 10 米内。老师们在实验室看到仿真结果时,笑着说:“你们这股劲,像极了当年我们攻关的样子。”

图 4 参加IEEE RCAR 2025会议

  四、从实验室到星辰大海:“悟空” 的征途

  “悟空”获中国空间站设计总师杨宏院士点赞:“为全球太空碎片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团队注册成立的天蓬御界科技公司,已与云遥宇航、北京微纳星空等达成合作,预计 2026 年开展在轨实验。

  “从画第一张设计图到拿到千万级投资意向,我们证明 00 后能啃硬骨头。” 王雅妮说,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年轻的“太空清道夫”或许会看到:他们亲手打造的“悟空”,正带着人类对洁净太空的期待,在星辰大海中写下属于中国青年的答卷。

  (文:陈俞燃 供图:北航 “悟空” 团队)

频道热点
  1. NO.1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近日应

  2. NO.2 踏归家之途,履青春职责——“弘扬遵义

      御龙辞岁寒风尽,金蛇献瑞福门开。迎来了满载希望与梦想的2025年,挥别了充满挑战与收获的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3. NO.3 清华今年拟成立新书院扩招150名本科

      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

  4. NO.4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作者:庄兴忠(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日前围绕高校美育课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认为,美育不仅能

  5. NO.5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近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开幕。围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

  6. NO.6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

  7. NO.7 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的陆双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成为北

  8. NO.8 多个省份公布2025年高考报名时间安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