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条开学“收心”建议

时间:2025-02-13       来源: 环球教育晚报

  新学期在即,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你好新学期”专栏,与大家一起迎接新学期。临近开学要做好哪些准备?怎样帮孩子更好调整身心?4条开学“收心”建议,跟教育小微一起看——

  第一步:完成作业 温故知新

  开学临近,可能有部分孩子还在临阵磨枪赶作业。作为家长,开学前首先要让孩子自主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对于没做完的作业,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

  其次,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孩子适当进行复习和预习。

  建议家长让孩子在开学前对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浏览和了解,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到来。

  第二步:调整心态 恢复作息

  从今天开始,家长就可以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恢复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了。

  如果缺少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开学之初,孩子的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困倦、散漫等现象。

  除了要早睡早起,孩子一天的活动也要尽量向在校上课时的安排靠拢。

  比如,上午8-11点是学校的上课时间,就不要让孩子过分沉迷于游戏娱乐,最好静下心来读读书。时间一长,孩子的“玩心”自然就收回来了。、

  第三步:放松身心 适当“充电”

  寒假进入尾声,家长可以再带孩子适当放松一下身心,建议选择节奏相对比较舒缓的行程。

  比如趁着周末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逛逛公园或在家看看纪录片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

  此外,记得找个时间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和文具店走走。买些课外阅读书籍和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第四步:做好计划 明确目标

  寒假结束前,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模式转换”工作。

  比如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

  新学期计划一旦确立好了,就要保证严格执行。家长可以和孩子定期复盘计划,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避免这4个“收心误区”!

  最近这段时间,家长在帮助孩子“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误区: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调整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调整状态;

  ●不搞“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孩子开学前“收心”,家长开学后“放心”!趁早行动,保持耐心,让孩子怀着愉快、期待的心情迎接新学期吧!


频道热点
  1. NO.1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近日应

  2. NO.2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作者:庄兴忠(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日前围绕高校美育课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认为,美育不仅能

  3. NO.3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近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开幕。围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

  4. NO.4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

  5. NO.5 多个省份公布2025年高考报名时间安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于2024年

  6. NO.6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

      12日至13日,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全球30多个国

  7. NO.7 增数量和保质量如何平衡

      近年来,高校硕博士点获批数量逐年增多。  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

  8. NO.8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启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设置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其中,成长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