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出征

时间:2025-01-06       来源: 环球教育晚报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这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2条纵断面、2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以及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渤海海冰生态动力学模型,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潜在影响。”

  “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观测数据稀缺,限制了对渤海冰下海洋环境与生化要素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航次将很好地弥补之前观测数据不足的缺憾。”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说。

  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5名科考人员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领队为卫星遥感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陈卓奇。

  程晓介绍,希望本航次深耕渤海、远眺北极,通过空—天—冰—海立体观测,在研究渤海自身科学问题的同时,探究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积极在类极地环境下开展科研设备海试,服务辽东湾生态环境建设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本航次编号为NORC2025-302渤海冬季航次。“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同时,该船还是我国第三座能在北冰洋中央冰区作业的海上科考平台。2024年7月26日至10月7日,“中山大学极地”号曾完成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记者龙跃梅 通讯员曹宁)


频道热点
  1. NO.1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近日应

  2. NO.2 高校“艺术思政”要有大视野

      作者:庄兴忠(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日前围绕高校美育课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认为,美育不仅能

  3. NO.3 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举

      近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开幕。围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

  4. NO.4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

  5. NO.5 多个省份公布2025年高考报名时间安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于2024年

  6. NO.6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

      12日至13日,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全球30多个国

  7. NO.7 增数量和保质量如何平衡

      近年来,高校硕博士点获批数量逐年增多。  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

  8. NO.8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启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设置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其中,成长赛道